文化長流 — 香港中小學水墨教與學成果分享
豐子愷(1898 - 1975)
豐子愷(1898-1975),原名潤,又名仁、仍,小名慈玉,號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又被稱為「圓通大師」、「有德行的人」,浙江省石門縣人,既是中國散文家、畫家、文學家,又是美術家與音樂教育家。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及散文而著名,是中國漫畫藝術的先驅。漫畫造形簡約、畫風樸實、富童真,在眾多畫家中,獨樹一格。難得的是他曾先後在香港及臺灣舉辦畫展。
豐子愷家族祖籍浙江鄞縣,先祖豐仲顏在明末自寧波府鄞縣遷居石門,在故鄉開了一家染坊,父親豐鐄長於詩文,是中國史上最後一年及第的舉人。他是長男,排行第七,有六個姊姊、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但兩弟弟皆早夭,他成為家中唯一男丁。在讀浙江第一師範時期,他遇上兩位恩師。一位是藝術家李叔同,一位是教育家夏丏尊。在預科班二年級時,李叔同教授石膏像課,豐子愷沉迷其中,畫藝進步很快。在李叔同的指點與鼓勵下,豐子愷一方面努力寫生,一方面觀摩西洋名畫,並學習繪畫理論。也向李叔同學習音樂,苦練鋼琴。夏丏尊為國文老師,以教授新文藝寫作聞名,對學生教導甚嚴,寫作文時要求「不准講空話,要老實寫」。
1919年,豐子愷自師範畢業。他賣祖產,並向姐夫借了400元錢,並到東京展開他學習美術的留學生涯。豐子愷的日語是向兩位曾留日的老師 —— 李叔同、夏丏尊學習的。美術方面,豐子愷專攻炭筆畫。但某日,他在舊書攤上看到《夢二畫集.春之卷》,非常喜愛,1922年12月他開始模仿漫畫創作。豐子愷在日本遊學10個月,盤纏用盡後不得已返國。回國後逼於家計他再執起教鞭,授課講學。在教學之餘,開始從事英、日文的翻譯工作。
豐子愷創作漫畫的動機,先是因校務會議過於無趣,他便觀察同事不同的姿態,回宿舍後畫成圖稿。
朱自清與俞平伯合辦一份刊物《我們的七月》,他便向豐子愷要了畫,刊登在1924年的期刊上。那一幅圖畫題目為「人散後,一勾新月天如水」,引起在上海辦《文學周報》的鄭振鐸的注意。1925年,《文學周報》開始連續刊載豐子愷的畫作,鄭振鐸給這些畫定了「子愷漫畫」的標題。同年,豐子愷用出售浙江上虞的私人住宅「小楊柳屋」所得的資金,與匡互生、朱光潛等人在上海創辦立達中學(後改為立達學園),設有美術科、音樂科、文學科,以《論語》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為辦學宗旨。1925年立達中學正式開學上課。1932年秋天,豐子愷用版稅和開明書店的分紅,得以在家鄉石門灣建造真正的緣緣堂。
1945年抗戰勝利以後,豐子愷回到杭州定居。1949年到香港舉行畫展。
1954年,首屈一指的上海市中國日語學院成立,他擔任首任院長和唯一一位教師。1960年,上海市中國畫院成立,他擔任首任院長。他的漫畫國畫《護生畫集》是近代佛教藝術的珍品。全套六集共450幅,內容分為戒殺、護生、善行三大題材。由豐子愷作畫,文字由弘一法師(第一、二集)、葉恭綽(第三集)、朱幼蘭(第四、六集)、虞愚(第五集)書寫,前後相繼創作的過程長達46年。在第六集的序言中,廣洽法師對護生畫作了一個總結:「蓋所謂護生者,即護心也,亦即維護人生之趨向和平安寧之大道,糾正其偏向於惡性之發展及暴力恣意之縱橫也。是故護生畫集以藝術而作提倡人道之方便,在今日時代,益覺其需要與逼切。雖曰爝火微光,然亦足以照千年之暗室,呼聲綿邈,冀可喚回人類甦醒之覺性。」想不到在半個世紀後,期願仍可警世。
水墨設色紙本
水墨設色紙本
水墨設色紙本
水墨設色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