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劉國松(1932-現在)

  劉國松(1932 — 現在),祖籍山東青州,1932年生於安徽。他初中時,就在裱畫店中觀賞一些傳統國畫,回家模擬。1949年,劉國松隨國軍遺族學校來到了舉目無親的臺灣,顛簸流離的生活對劉國松日後的人生態度和藝術思想可謂影響至深。

  1956年,他在畢業後,便和同學(顧福生、楊英風、謝裡法、莊喆等)組成「五月畫會」,以深具實驗性的作品和犀利的文筆引起注意。1968年,他成立中國水墨畫學會。1971年他移居香港,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在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任教了20多年,除擔任系主任數年,還在中大以及校外進修部開授「現代水墨」課程,培養出一批水墨畫創作學生,同時也收了不少在港已從事創作多年的畫家為學生,對香港藝壇產生巨大影響。1992年,他返回臺灣發展,繼續自己的藝術和教學生涯。他認為畫室是實驗室,不是工廠。他經過不懈嘗試,用炮筒刷以狂草側鋒在自己發明的國松宣上作畫。開拓了其獨創的「抽筋剝皮皴」,還有水拓、紙拓、加礬、漬墨、潑墨等不同實驗法。

  劉國松被譽為是「一位使傳統的中國山水畫與現代抽象概念融為一體的不屈不撓代表者」,始終堅持在「東方媒材」的理念下,開拓水墨創作的多種技術;在他極富實驗性的創作過程中,先後開發出紙筋法、裱貼法、轉印法、噴霧法、紙拓法、水拓法、板拓法、滲墨法、漬墨法等多元技法,更不遺餘力地推廣至世界各地,可謂是現代水墨的傳教士。劉國松對現代水墨畫的創作風格獨特,貢獻影響深遠,對戰後臺灣美術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先後影響了韓國、日本、香港、東南亞,而後擴及中國大陸,促使東方畫系的水墨畫創作起了根本的變化,形成復興的新局面。

  劉國松在1950年代後期掀起了戰後臺灣最重要的「現代繪畫運動」;尤其他當時堅持的「抽象」與「水墨」,形成風潮,追隨者眾,對中國水墨的現代化,做出了具體的貢獻。可以說,劉國松是我國現代水墨畫的先驅,並影響了一眾當代水墨藝術家的創作轉變。

  2014年,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新加坡當代美術館、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和印尼雅加達國立博物館等四地美術館聯合舉行了「革命.復興 —— 劉國松繪畫大展」,展出逾百幅素有「當代水墨之父」稱譽的劉國松的近五十年來精采力作。劉國松大展開幕後一連兩日在臺灣師範大學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二零一四筆墨革命:歸素還真.再出新貌」國際水墨學術研討會,邀集各國各地知名的機構單位、學者教授共同參與,包括來自大英博物館、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院、中國故宮博物院、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國父紀念館、臺灣中央研究院、美國史丹佛大學、康乃爾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藝術大學、中國藝術報社、湖北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首爾同德女子大學等等。而出席的論文發表人也較為全面,計有英國、美國、中國、法國、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臺灣等國的學者和專家。

  他們共同探討現代水墨的面面觀以及劉國松的當代水墨創見與意義,並尋求未來發展的可能性,這是亞洲藝壇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近年從西方數位具代表性的美術館與學術單位可見劉國松的水墨學術價值,包括波士頓美術館、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在內所率先主導的當代水墨展與研討會。

  太陽號登月後,劉國松的繪畫轉向多彩和以月作主題,顏料有用塑膠彩加特殊托裱法,另外也用水拓法「做實驗」。劉國松終其一生四處遊歷,並不斷用不同的媒材進行實驗性的技術開拓,甚至用建築系學生常用的繪圖紙作水拓。劉國松最具代表的是50年代末至80年代的不斷實驗的水墨技法,潑灑筆墨、拓印、水拓、漬墨、抽筋、拼貼等技法,強調不斷實驗,此毫無負擔的結合自動技法,為要完成心中效果。他的繪畫中沒有特定的山水,即使九寨溝系列也只是倒影。

  劉國松、呂壽琨等「現代水墨」畫家不曾否認中國藝術精神,他們主要在「禪」、「天人合一」概念上做實驗,以理念上追六朝謝赫的「氣韻」及中國藝術精神,他們把握了現代人生存狀態、困境和生命反思,結合形式技術探討。然而,呈現方法主要是在平面或應用傳統工具為主。郎紹君先生曾提出:「傳統水墨畫精神是因時、因地、因人、因作品而異的。具有民族、時代、地域和文化圈特質。」15,而且不拘一格。德國學者施萊爾瑪赫於《美學演講錄》也曾指出:藝術在本質上會有民族差異性、藝術品永遠存在於它所屬的民族中。

20161018-042621_U7311_M208395_e3c7_edite
bottom of page